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社保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

时间:2022-11-06   访问量:467

  □ 本报记者 朱宁宁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同时指出,健全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安全规范、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按照坚守底线、突出重点、完善制度、引导预期的思路,补齐民生短板,注重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使人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分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
  这十年,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,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。

  这十年,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,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、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
  “各地区、各部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,推动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,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,为经济平稳运行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,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。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说。

  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

  二十大报告提出,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,破除妨碍劳动力、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,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,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。

  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,明确把就业摆在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之首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。我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,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发展,就业优先导向显著增强。

 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我国就业局势长期保持总体稳定,成为民生改善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支撑。

  十年来,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,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.3亿人,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;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,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62.7%,比2012年提高了13.8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“容纳器”,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6%提升到2021年的48%,三次产业“倒金字塔型”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。

  十年来,就业质量稳步提升。工资水平不断提高,2021年城镇单位人员工资较2012年翻了一倍,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,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不断完善。

  十年来,重点群体就业平稳。十年来,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,农民工总量增至2.9亿人,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。

  十年来,支持体系日益健全。创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置于宏观层面,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工具丰富完善。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建立,技能劳动者总量增至2亿人以上。

 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

  二十大报告提出,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,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。

  帮扶困难群体就业,关系群众冷暖,关系民生底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

  全力帮扶困难群体就业,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,帮扶困难群体就业1768万人。

  “部分困难人员家庭负担重、技能水平低、市场竞争力弱、就业难度比较大。因此,帮扶他们就业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李忠称,将会同有关部门一道,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,健全机制、加力推进,采取健全帮扶台账、加强政策支持、加强服务保障、加强兜底安置等措施,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。

  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

  二十大报告提出,健全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安全规范、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最大、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。以增强公平性、适应流动性、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,统筹推进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成就举世瞩目。

  这十年,经过不懈努力,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、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。截至2022年6月底,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.6亿人,其中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超过5.75亿人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已经超过36亿人次,有效地方便群众跨省通办、一网通办。

  这十年,围绕兜底线、织密网、建机制,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、可持续发展,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,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基本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.9亿人、1.5亿人、1.9亿人,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.4亿人、2.3亿人、2.9亿人。

  这十年,保障能力持续增强,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.9万亿元,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,市场化投资运营基金超过8万亿元。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,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。围绕记录一生、保障一生、服务一生,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,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,管理服务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重大改革,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,尤其是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。积极推动社会保障法治化,更加重视社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,努力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精细化程度和优质服务水平,扎实推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。”李忠说。

  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取得突破

  二十大报告提出,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,发展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。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。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健全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,推动基本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省级统筹。

  养老金关系亿万退休人员的生活。养老保险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,我国连续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,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。

  十年间,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2.5亿人。

  十年来,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方面,制度体系建设取得突破——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,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台;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,实现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;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,开展了市场化投资运营;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,全面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;建立职业年金制度,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,填补了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。

更多推荐:
  • 豪车减速,宝马、奔驰、奥迪上半年销量跌幅均超20%2022-10-07
  • 湖南: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展现新作为新担当2022-09-29
  • 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89名大中小学学生获得表彰2022-09-15
  • 全力以“复” 汽车生产线上看“底气”2022-10-07
  • 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 140台高端工程机械设备从上海运往印尼2022-09-18
  • 社保基金会发布《实业投资指引》:逐步提升实业投资占比2022-11-03
  • 德文语言专家: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2022-11-04
  • 在希望的田野上 | 5万亩辣椒陆续迎来收获 “火辣”产业带动乡村振兴2022-10-31
  • 六部门发布《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》 提出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%2022-10-03
  • 国务院发布《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》2022-11-01
  • 商务部回应美《通胀削减法案》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2022-10-08
  • 张国清在大连调研时强调 用好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 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2022-10-04
  • 未来,哪些工作岗位会是“铁饭碗”2022-09-19
  • 促进经济发展 摆脱石油依赖:德国政界欢迎特斯拉工厂投产2022-11-07
  • 【大时代】武汉:“追光逐芯”江城绽新颜 “四谷溢彩”科创势正劲2022-09-26
  • 重庆“智慧河长”系统将于四月正式上线2022-11-06
  • 上半年智能车供应链企业最高净利增近2000%2022-09-30
  • 雄安新貌 | 建设“数字雄安” 打造智慧型创新型城市2022-10-08
  • 近期经济运行亮点 重庆出台《进一步助力企业纾困政策措施》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022-09-22
  • 江苏南京:“智慧养老”守护空巢老人平安2022-11-03
  • 地址: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-125号

    手机:18550883379

    电话:18550883379

    邮箱: ksgsck@163.com

    Copyright ©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. 本站推荐:零点定位系统,零点定位,零点定位器,快换夹具,德国AMF,柔性夹具,液涨芯轴,自定心夹具,机外装夹,预调站

   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